随着中国劳动力的减少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,中国企业争相购买工业机器人,以满足中国对工业机器人日益增长的需求。**的机器人公司发那科(Fanuc)正瞄准这一市场,在茨城县筑地市(tsukiji)投资约630亿日圆建造一座新的工业机器人工厂。
机器人是先进的综合控制论、机电一体化、计算机、材料和仿生学的产品。它在工业、医药、农业、建筑甚至军事上都有重要的应用。
在中国,机器人的出现恰逢其时。瑞士自动化巨头ABB的中国机器人主管李刚指出,除了中国劳动力成本飙升之外,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和高等教育,中国年轻人对危险和单调的工作越来越不感兴趣。
机器人可以提高能源效率,并执行复杂的操作,这是训练有素的工人不可能做到的。*重要的原因是人口和经济基本面的变化: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正在减少,导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,导致中国企业大量购买工业机器人。在此驱动下,全球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正在增长。
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(IFR)发布的2016年世界机器人报告,中国是世界上*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,占亚洲机器人销售的43%。紧随其后的是韩国(24%)和日本(22%)。这意味着,2015年亚洲售出的机器人有89%销往这三个国家。
根据目前的趋势,未来中国仍将是该地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。到2019年,全球40%的销售额将流向中国公司和客户。韩国、日本和东南亚对机器人的需求将继续增长。
生产综合工厂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的日本发那科(FANUC)表示,将投资约630亿日元,在茨城县筑地市(tsukiji)新建一座工业机器人工厂。该公司正顺应中国巨大的市场前景。新工厂将于2018年8月投产,*初计划每月生产2000台机器人,以满足中国对工业机器人日益增长的需求。
李彦宏说,如果不提高生产率,就无法生存。此外,在制造一线使用机器人的中国国内零部件加工企业也表示,“劳动力成本在逐年上升,但10年可以买一次机器人”。
据了解,新厂投产后,发那科的月总产能将增加1.5倍,达到9000辆。新工厂将专注于需求,同时增加产能,*终达到4000台,发那科的总产能将达到11000台。
除山桥总部工厂外,发那科还在茨城县筑地的筑波工厂开始生产工业机器人,该厂刚刚将月生产能力提高到6000台。到2017年底,产能将增至7000个,但产量仍落后于需求。发那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稻叶良治(Shanji inaba)表示:“我们预计未来的需求将比过去更多。”
从发那科布局来看,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确实是有利可图的。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,应用范围广泛,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链已经成为应用特点的焦点,而成本和性能是主要瓶颈,应用技术是主要抓手,仿人工作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。面对外资的挤压,中国不仅要提高机器人的水平,还要尽可能占领市场。我们要审时度势,统筹兼顾,迅速制定计划,稳步推进。
更多信息请咨询:发那科机器人